(47kb)

 

1. 東晉北伐的情況:

 

東晉自江南立國後,曾發動多次北伐,大都失敗而回。其時經營北伐事業的人物有祖逖、庾亮、庾翼、殷浩、桓溫及劉裕等。現將東晉北伐情況(經過)扼述於後:

 

. 祖逖北伐

早在西晉末年,祖逖已曾請命北伐。東晉立國,祖逖力請北伐,元帝乃任他為豫州刺史,但僅給少數布糧,命其自募兵馬。祖逖多次進軍河北,收復黃河以南大部份土地,晉元帝恐其功高難制,命戴淵都督軍事,加以掣肘,結果祖逖憂憤而亡。

 

. 庾亮北伐

祖逖死後,南北對峙。成帝時,荊州刺史庾亮請求北伐,得不到朝臣支持,結果為後趙所敗而終。其弟庾翼也曾北伐,亦告失敗。

 

. 殷浩北伐

穆帝時,晉室以殷浩經略中原,但他為清談名士,不習軍務,竟以羌人為先鋒伐前秦,結果被擊潰。次年,殷浩親自督師北上,惜姚襄中途叛變,大敗而回。

 

. 桓溫北伐

穆帝、廢帝時,桓溫三次北伐。首次於穆帝時,率師四萬北伐前秦,直趨長安,後苻堅採堅壁清野戰略,逼使桓溫糧盡而回。兩年後,桓溫大敗後秦姚襄,收復洛陽,力請還都,遭君臣反對,只好置軍而還。廢帝時,桓溫第三次北伐,大破前燕,進軍枋頭,惜後被前燕、前秦夾擊,終以糧草不繼,幾以全軍覆沒而還。

 

. 劉裕北伐

安帝時,劉裕北伐,消滅南燕,收復青、袞兩州,後因盧循內亂,乃班師南返。八年後,劉裕再度北伐,滅後秦,克服洛陽、長安。惜因建康有變,劉裕遂東歸急謀篡晉,而鎮守關中諸將內訌,在退軍途中,慘遭掩擊,關中之地得而復失。

 

東晉多次北伐,確有助鞏固偏安之局,但亦造就將領恃功叛變之勢,公元420年,北伐將領劉裕廢晉恭帝自立,改國號宋,開啟南朝。

 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2. 東晉北伐失敗的原因:(東晉未能恢復中原的原因)

 

東晉立國百年間,屢次興師北伐,但北伐軍隊往往功敗垂成,始終未能收復中原。究其原因,有下列各端:

 

. 苟且偷安

東晉立國江南,山水秀麗,土地肥沃,社會經濟日趨穩定,東晉君臣視為樂土,生活奢逸,大都安於偏安之局,無意冒險北伐,北伐自難成功。

 

. 世族驕橫

北方世族掌握東晉軍政實權,漠視中央政令,清談玄理,不思振作,壓抑寒門將領北伐;而南方新興望族為保持地位,更不欲王室北移,令北伐事業困難重重。

 

. 朝廷牽制

東晉多次北伐,將領屢立軍功,朝廷恐怕諸將一旦成功,恃功驕橫,甚至建國稱帝,故處處加以掣肘,不予信任,如派戴淵監督祖逖,殷浩牽制桓溫。

 

. 內亂迭起

東晉權臣、鎮將實力強橫,由立國初至末年,內亂頻生,例如元帝時的王敦之亂、安帝時的桓玄之亂。政局不穩,影響北伐大業;且先後平定內亂,國力耗損,再無力進行北伐。

 

. 將帥私心

北伐諸將中,除祖逖等忠義之士外,多懷私心,如桓溫、劉裕均欲借北伐提高威望,意在篡晉,故北伐未能堅持到底。

 

東晉立國後,進行多次北伐,雖未能恢復中原,但對維持東晉政權,都有很大的作用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 

3.東晉能偏安江左的原因:

 

晉室南渡,北方盡入胡人手中,東晉只有南方幾州,且內有權臣當國,國勢岌岌可危,然仍能支撐103年的偏安局面,實有其因素,現分述如下:

 

. 輔助得人  (政治)

東晉立國之初,多賴王導居中籌劃。王導為政能進用賢才,安撫地方,歷任開國三朝宰相穩定政局,而王敦掌兵,坐鎮上游武昌,屏障了東南半壁。其後謝安為相,亦盡力為國,晉室得以持續不替。

 

. 士族支持  (政治)

東晉初期,江南民心未附,幸得王導結好當地大族,並引用江南望族如顧榮,賀循等,於是江南歸心;復設僑置州郡,安撫南來士族,遂得南下世族擁戴。自是獲得南北士族支持,共固晉室。

 

. 江南富庶  (經濟)

江南自三國孫吳悉心經營,日益開發。及永嘉之亂,中原人士紛紛南移,東晉又復設僑置州郡,安置南徙之民,戶口遂愈趨殷實,東晉又努力發展農業,經濟更見繁盛,足以支撐東晉百年偏安之局。

 

. 軍事優勢  (軍事)

東晉得名將捍衛,如祖逖、桓溫等致力北伐或守邊,鞏固國防;而東晉初年,胡人互相攻伐,亦無暇南顧,使晉室得以立定腳跟。其後,淝水之戰,東晉大敗前秦,北方又再陷入長期分裂之中,無力南侵,遂成南北對峙之局。

 

東晉多次北伐,確有助鞏固偏安之局,但亦造就將領恃功叛變之勢,公元420年,北伐將領劉裕廢晉恭帝自立,改國號宋,開啟南朝。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4.東晉淝水之戰的背景:

 

東晉孝武帝時,前秦苻堅南下攻東晉,雙方戰於淝水,前秦戰敗,北方再度分裂。現述其背景如下:

 

. 兩國積怨

東晉立國後,祖逖、桓溫等先後多次北伐,與前秦連番交戰,積怨甚深,雙方勢不兩立。

 

. 前秦強大

前秦苻堅即位,用漢人王猛為相,整頓吏治,獎勵農耕,提倡文教,國勢強大,既已統一北方,遂興兵南侵,欲統一中國。

 

    苻堅終在晉孝武帝太元8年(公元383年),親率八十萬大軍南侵,與東晉八萬兵在

淝水一戰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5.東晉淝水之戰的經過:

 

     晉孝武帝時,前秦苻堅南下攻東晉,雙方戰於淝水前秦戰敗,北方再度分裂。現述其經過如下:

 

. 兩軍對壘

晉孝武帝太元8(公元383),前秦苻堅親率八十萬大軍南下侵晉,時東晉謝安當國,乃命姪謝玄、謝石率8萬「北府兵」禦敵。

 

. 朱序變節

前秦攻克壽陽,派朱序向晉招降,惟朱序反盡洩前秦軍隊虛實,謝玄乃遣派劉牢之越洛澗,成功突襲秦軍,進至淝水與秦軍對峙,前秦軍則信心大搖。

 

. 秦軍中計

兩軍對峙,謝玄請秦軍稍退,以便渡河交戰。苻堅擬乘晉軍半渡時截擊,遂依約下令秦軍後移。時朱序突在陣後大呼秦軍已敗,秦軍誤以為真,戰陣崩潰。

 

. 晉軍大勝

晉軍乘秦軍大亂,渡水急擊,秦軍全線敗陣,自相踐踏,死者甚眾,苻堅負傷逃回洛陽,收集散亂士卒,僅剩十餘萬人。

 

繼東漢末年官渡一戰,淝水之戰又是一場在歷史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。苻堅大敗,前秦瓦解,北方再陷入分裂當中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6.東晉淝水之戰的影響:

 

  晉孝武帝時,前秦苻堅南下攻東晉,雙方戰於淝水前秦戰敗,北方再度分裂。現述其影響如下:

 

. 東晉得以偏安

淝水之戰後,東晉乘機收復了徐、袞、青、司、豫、梁等黃河以南的六州,為東晉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擴地,進一步鞏固東晉在南方的統治基礎,奠定百年偏安之局。

 

. 北方再度分裂

淝水之戰,前秦大敗,勢力迅即轉弱,一蹶不振。北方缺乏強大中心勢力,各族紛紛而起,互相混戰,使北方再度分裂。

 

. 形成南北對峙

淝水一戰失敗後,前秦隨著瓦解,北方紛紛建立許多割據政權,再無力南侵。而南方東晉雖取得勝利,但由於內部意見分岐,始終無法收復中原,南北繼續分裂近二百年之久。

 

. 民族融和

淝水一戰,晉軍雖獲勝,但朝臣未能乘時光復中原,從此北方漢人為胡族統治,前後達三百年之久,漢胡血統互相融合,胡人風俗文化為漢人大量吸收,使漢人在體質上和精神上發生巨變,終於形成一新的漢族。

 

淝水之戰後,北方胡人再無力南侵,南北對峙的局面延續270多年,直到隋朝建立後才告結束。

 

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∼

7.東晉淝水之戰晉勝秦敗(南勝北敗)的原因:

 

淝水之戰是兩晉南北朝期間的重要戰役,是役東晉與前秦軍隊實力,強弱懸殊,但結果前秦失敗,東晉戰勝,究其原因,有以下各點:

 

. 士氣方面

東晉(將士用命):北府兵訓練有素,戰鬥力強;加以強敵壓境,面對存亡關頭,將士用命,上下一心,士氣高昂。

前秦(士卒離心):雖號稱百萬大軍,但乃臨陣拼湊,且各族投降將卒多懷異志,其中漢人更不欲與東晉作戰,軍心渙散;而苻堅與臣下出兵意見不一,未能同心合作。

 

. 用人方面  (領導方面)

東晉(知人善用):謝安有知人之明,善用其姪謝玄、謝石及前鋒劉牢之等為北府兵之將領,故能力拒強秦。

前秦(驕兵必敗):苻堅恃眾輕敵,驕傲躁進;昧於知人,不聽王猛臨終勸告,並錯用降將慕容垂、朱序等,又輕信苻融南侵之議。

 

. 戰略方面

東晉(戰略成功):得朱序透露秦軍虛實,謝玄利用苻堅輕敵的心理,誘使秦軍臨陣後退,乘時在陣後擾亂軍心,晉軍遂得以渡水,擊潰秦軍。

前秦(戰略失敗):錯用朱序說晉降服,又誤信晉使,臨陣撤軍,讓晉軍渡河決戰,變主動為被動,造成兵多反被將所累之勢,為晉軍所乘。

 

. 形勢方面

東晉(生死存亡):雖偏安侷促,但面對前秦強侵,生死存亡,內部矛盾有所緩和,上下齊心,為守土而戰。

前秦(元氣未復):統一北方時間尚短,境內民族眾多,矛盾重重,政局並不穩定。

 

     淝水之戰後,北方胡人再無力南侵,南北對峙的局面延續270多年,直到隋朝建立後才告結束。